您好,今天是: 欢迎您访问赣州农业农村网。
无障碍 关怀版
农业气象:
位置导航: 首页 > 专题专栏 > 政务公开

赣州市农业农村局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打算

发布时间:2021-02-05 09:38:00    文章来源:   作者:   访问量:

一、2020年工作总结

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赣州市农业农村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农业农村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西活动在我市顺利举办,充分展示了我市农业农村发展成就,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全省蔬菜产业发展现场会、全省推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全省各地争相学习赣州经验。入选全国农业农村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国仅99个,已完成公示)

(一)抓牢政治建设“牛鼻子”。提高政治站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深化政治理论学习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做到经常学、反复学,推进党的理论成果入脑入心、见行见效。全局党员干部理论素质普遍提升,“学习强国”平台上干部职工全年平均积分超过规定要求,正科级领导干部政治理论水平考试平均83.1分列全市第一名。坚持党建引领,扎实推进“三化”建设,党组织设置更加科学,班子配备进一步优化,组织生活全面规范,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发挥,党建和业务同步推进、互融互促效果日益突显。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坚持重大事项集体研究,敏感事项充分讨论,民主集中制贯彻质量高,党管干部较真碰硬。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全面落实,统一战线工作全面加强。

(二)夺取疫情防控和农业农村发展“双胜利”。把充分保障疫情防控期间的主要农产品供给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摸清底数、主动出击、一线指导,实行日报制度,研判解决问题,全面落实保供稳价各项措施,粮油、肉类、蔬菜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充足、价格稳定。谋划出台硬措施,打通生产资料、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解决生产用工、饲料紧缺等问题,推动农业企业各类生产型农业基地全面复工复产。推动压栏的634.5万羽家禽及时得到化解。切实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强化集中免疫、调运监管、联防联控、监测排查等各项防控关键措施,全市动物疫情形势稳定,未发生非洲猪瘟、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出台种苗补助、促进农民就业等政策措施,有效化解疫情对农民增收造成的影响。多措联动坚决稳住农业基本盘,2020年全市农业总产值674.4亿元,增长3.1%,农业增加值425.86亿元,增长2.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36元,增长9.2%,三项指标增速均位列全省第一。

(三)筑牢粮食安全保障“压舱石”。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系列指示精神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部署全力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建立粮食生产台账,把面积落实到户到田块组建18支市级粮食生产指导组,一线督导、包干指导;加强农资储备调运,全力保障种子、化肥、秧盘、农膜供应推动县乡村各级以空前力度发展粮食生产。全市粮食播面754.3万亩,超省定任务3.37万亩(实际增加面积133.77万亩,其中,抛荒地复种40.74万亩、“单改双”93.03万亩),产量258.5万吨,同比增加0.39万吨,喜获“十七连丰”扎实做好粮食收购工作,全市粮食收购56.96万吨,同比增长6.2%;每百斤收购价同比增10-20元,实现农民增产又增收。全面完成地方储备原粮规模。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全年未发生安全生产和安全储粮事故。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示范县项目基本建成,赣州国家储备库“退城进郊”暨军粮供应项目进展顺利保质保量完成粮油质检任务。全面完成军粮供应保障任务,实现军粮配送率、质量合格率、部队满意率三个100%。以优异的成绩完成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

(四)走上农业产业发展“快车道”。蔬菜产业健康发展,新建设施蔬菜基地8.08万亩、露天蔬菜基地4.8万亩,种植管理水平普遍提升,价格长期高位运行,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把牢质量标准和市场话语权,获批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赣州)分中心脐橙面积170万亩、产量138万吨,实现脐橙产业集群总产值139亿元,“赣南脐橙”以678.34亿元的品牌价值稳居全国区域品牌水果类第一。生猪产能在全省率先基本恢复到正常年份水平,全年生猪出栏609万头,年末存栏329万头。农业特色产业稳步发展,全市茶叶23.68万亩、白莲20.18万亩、农田中药材4.35万亩、肉牛出栏27.2万头、羊出栏11.8万头、家禽出栏1.3亿羽、禽蛋产量6.4万吨、特种水产9.1万吨。富硒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出台规划,圈定富硒发展区169处、98.52万亩,打造示范基地74个,注册富硒农产品品牌商标85个,完成富硒农产品认证100个。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取得突破,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92家,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0家,总数实现破“百”,引进温氏、加大、煌德等一大批项目落地建设。休闲农业有序发展,发展各类休闲农业经营主体2562个。

(五)打好农业物质装备提升“组合拳”。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进展顺利2019年度27.516万亩已建成并交付使用,5个项目县荣获省级通报表彰;2020年度项目已完成工程总量的72.11%注重建后管护,确保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长久发挥效益。持续推进农业机械化,全市农机总动力达345.41万千瓦,年增长4.32%;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75.27%,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0.15%。智慧农业加速推进建成市农产品电商运营中心,益农信息社3000家,实现全市农产品销售运营一张网。农业科技服务水平显著提升,蔬菜“两中心一基地”获评“全国优秀农民田间学校”。全力推进种业市场稳定,保证种子质量。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药、化肥实现负增长推动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全面完成禁捕,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7.7%。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有效期内“三品一标”农产品总数达600个全年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全市主要农产品抽检合格率99.8%。加大力度打击农业违法行为,全年立案数278件、办结数237件,处罚没款150.5万元。

(六)凑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最强音”。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新农村建设四年行动收官战。全面深入推进村庄清洁行动,突出乱堆乱放、乱搭乱建、家禽散养等现象进行针对性攻坚。纵深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完成4855个村点“七改三网”项目建设。协同推进农村家庭无卫生厕所人口“清零”,全市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9.6%,居全省第一。配合有关部门加大垃圾污水处理力度,所有自然村组实现保洁全覆盖;梯次建成1275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落实“五定包干”责任,按每村不少于5万元落实财政管护资金,加强省市村庄环境长效管护平台建设,推动村庄环境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管护。全南县获评“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上犹县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全南、寻乌、崇义获评全省首批美丽宜居示范县。迎接了中央深改办督查、国家考核验收,得到高度评价。广东省委考察团及有关市县陆续来我市参观考察。

(七)啃下农业农村改革“硬骨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高质量完成,全市所有行政村成立经济(股份)合作社,重新核实集体资产总额120亿元,确认集体成员790万人,设置村级股份876万股,村集体实现形式初步彰显。农业农村“三改合一”改革试点有序开展,打造100个示范点,初步形成3大类8种改革模式。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全市73个村开展有偿使用、88个村开展有偿退出,大余县被列为全国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总结推广5大类型30个村集体经济发展典型案例,超额完成50%村年经营性收入10万元目标,93个村超100万元。农垦改革顺利推进,探索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基本完成农垦国土确权建库上图,如期完成垦区129户危旧房改造。

(八)闯出农业对外开放“新路子”。圆满举办体现赣州特色、社会反响强烈的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西活动,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40多家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在《新闻联播》《东方时空》《财经频道》《朝闻天下》等栏目多次展播。农业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全年签约现代农业招商项目63个,签约额228.4亿元,实际进资达到51亿元。赣南农产品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赣南高山茶、赣南蔬菜入围央视广告宣传,4个区域公用品牌进入全省20强,25家企业品牌进入百强榜,7家企业品牌入围赣鄱正品。加快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实现与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安全检测结果互认,成为共建大湾区“菜篮子”平台城际合作城市,建成大湾区“菜篮子”基地12家,开通赣州“菜篮子”产品直供港澳首发车,实现我市生猪、蔬菜等农产品从基地到港澳市场的点对点直接供应

当前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赣南地处偏远山区,受地理环境因素制约,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较多短板。比如,我市梯田、高排田多,高标准农田建设难度较大、成本偏高,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二是种粮效益相对较低、劳动力缺乏,保障粮食安全仍存在较大压力。三是赣南富硒品牌在全国的影响力与知名度有待提升。比如,富硒农产品还没有区域公用品牌。四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农经服务体系、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薄弱。五是村集体经济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政策型收入比重仍然偏高。

二、2021年工作打算

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省委、市委全会会议精神,全面把握“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的要求,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革命老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主要目标:全市农业总产值、增加值、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3%、9.8%,粮食总产稳定在258.55万吨以上,肉类总产70万吨,水产品总产31万吨,饲料总产300万吨。(扩)建设施大棚8万亩,农机总动力增加3%。建成一批美丽宜居村庄,乡村环境明显改善。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区域性重大动植物疫情,努力确保农业生产和粮食应急保障安全。

重点工作:

(一)毫不松懈稳定粮食生产。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的重要指示,在2020年稳产能向增产量转变基础上,持续抓好粮食生产,稳住农业基本盘。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进62.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持续强化耕地质量保护提升,巩固提升粮食产能。开展耕地“非粮化”问题整治,引导更多农田发展粮食生产,做到应种尽种,坚决遏制耕地抛荒,确保全年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754.53万亩以上。集成推广绿色防控、配方施肥等先进技术,强化田间精细化管理,抓好草地贪夜蛾等病虫害防控,千方百计提高单产水平,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258.55万吨以上。抓好粮食收购和地方储备粮管理扩大成品粮油储备规模。健全粮食应急预案,持续做好粮食保供稳价。强化军粮供应管理,提升军粮保障服务水平。大力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发展粮食产业经济。推进依法治粮,认真开展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加强粮油质量监督检验,保质保量完成各项政策性检验任务。

(二)坚定不移升级发展产业。加快发展蔬菜产业,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职业菜农”组织形式,力争全年新建规模大棚设施蔬菜基地8万亩、规模露地蔬菜基地4万亩;改造提升原有蔬菜基地,提高种植水平;扎实抓好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赣州)分中心建设。升级发展脐橙产业,打造赣南脐橙优质产品供应链,提升品质,确保农民收益增加。转型发展生猪产业,防范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加快现代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推广“公司+农户”养殖模式,发展生猪种业,确保生猪出栏630万头,继续在全省走前列。创新发展特色产业,指导各地发挥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新增特色产业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0家以上。推动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完善绿色食品产业链,加快补齐农产品加工、冷链仓储短板,推动畜禽屠宰深加工取得新突破;培育打造富硒农业品牌,力争新认证富硒产品50个、农产品基地100个以上;推动休闲农业快速发展,新培育休闲农业经营主体200家以上,创建更多休闲农业示范品牌。

(三)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聚焦未整治村庄,开展整治建设全覆盖工程。督促未实现村庄整治全覆盖的县(市、区)查漏补缺,对摸排出的未整治村庄优先选点布点,重点抓好1323个村庄的整治建设。瞄准需提升村庄,实施村容村貌提档次工程。对已开展新农村建设的自然村庄,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完善道路、照明等基础设施,拓展提升公共服务功能和水平。重点解决800个左右行政村未安装路灯的问题。选取引领型村庄,推进美丽宜居立标杆工程。引导农户持续做好庭院“五净一规范”和“门前三包”,广泛开展美丽宜居庭院创评活动。力争全年新创建336个美丽宜居村庄、3.36万个美丽宜居庭院。区分各类型村庄,启动长效管护促提升工程。落实每个行政村不少于5万元的财政管护资金,常态化全域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健全村庄环境管护动态监督机制,统筹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实现乡村环境由“一时美”转向“持久美”。

(四)着力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做好2020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收尾,全面开工2021年度62.8万亩建设任务完成“十二五”以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清查评估整改。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提升全市农机化水平农机总动力增长3%,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升0.5个百分点。大力发展现代粮食种业,推进种业基地建设,提升供种保障、育种创新、企业竞争能力。不断完善优势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培育高素质农民队伍。扎实推进农业绿色生态发展,抓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配套率达到95%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8%以上。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水肥一体化施肥新技术,加强病虫监测,实现农药化肥零增长。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加快建立产业化利用机制。加强耕地质量监测,推进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强化水产种资资源保护区等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市主要农产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

(五)稳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深化农业农村“三改合一”改革,深度打造3种类型8种典型模式,探索解决制约农村发展的“人、地、钱”问题。开展土地制度改革,推进承包耕地和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研究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有效措施,打造农村宅基地规范高效利用的“赣州模式”。开展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在推进大余国家级试点和上犹、安远省级试点的基础上,推动每个县(市、区)至少选择一个乡(镇)作为试点,培育和树立一批乡村治理典型,打造乡村善治“赣州样板”。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研究制定所有行政村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稳定在10万元的长效机制,推动全市行政村年经营性收入过10亿元。

(六)深度对接融入大湾区。逐条落实与大湾区办公室签订的合作框架协议。加强与大湾区联络,深化拓展农业各领域交流合作。建成并运营好大湾区“菜篮子”产品赣州配送分中心、安圣交易中心赣州馆,强化市场对接、宣传推介,带动更多赣农优品进入大湾区市场。依托与大湾区实现农产品安全检测结果互认,积极引进大湾区农业龙头企业来我市建立直采直供基地和发展订单农业,支持指导更多本土农业企业申报大湾区“菜篮子”基地,争取全年新增20个以上。加强与大湾区大型商超的沟通联系,在大湾区组织开展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扩大蔬菜、生猪等特色优质农产品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