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蛋鸡舍建设和管理注意事项
一、全封闭栏舍建设
蛋鸡舍环境控制技术主要是在全封闭栏舍条件下实现,全封闭栏舍及相关建设具体如下:
1.场地选择。场址最好建设在平坦、光照充足、排水好的地方,场地的大小根据蛋鸡的数量、饲料化水平等情况决定,远离村镇居民点、交通主干道、污染区等,同时,也要确保水源充足,水质满足饮用水标准。
2.栏舍建设。宜采用钢结构全封闭模式,屋顶和墙壁采用复合保温材料,保温隔热层厚度≥7.5cm,做好防腐处理,栏舍两侧上方向宜增加透气侧窗。
3.笼具布局。宜采用H型重叠式笼具。每层层高不低于68cm,每羽鸡占笼(底)面积约为450cm2,过道约为为1.2~1.5m,笼距净道端山墙4m,距污道端山墙为3m,湿帘距鸡笼不少于2.5m,高度为2.2~2.5m,水帘配置可调节角度的挡风板。
4.饮水与喂料。安装乳头式自动饮水系统,饮用水质量干净。安装自动喂料系统。每只鸡料位不少于7cm。
5.光照设施。使用节能灯,按照灯距2 m、距笼具顶层不超过1.9~3.8m、光照强度1 W/m2~1.2 W/m2,沿舍内通道均匀分布;安装微电脑光照自动控制系统。
6.通风降温。建议采用横纵向交叉通风模式。横向及纵向净道端安装湿帘,纵向污道端安装负压风机。
7.清粪设备。H型笼具宜安装输送带式自动清粪系统。
二、环境控制指标
1.温湿度。建议适宜温度为13℃~25℃,且单日温差<10 ℃;冬季最低温度不低于4 ℃,夏季最高温度不高于30 ℃,适宜相对湿度60%~65%。
2.风速。分为最小通风和温控通风,平均风速控制在0.1 m/s~1.0m/s。冬季以最小通风为主,定时周期循环时间以5~8min为最佳,冬季风速≤0.2m/s;夏季以温控通风为主,夏季风速≥0.5m/s。
3.光照。青年鸡入舍后,光照强度:0.5W/ m2~0.7 W/ m2。光照时间:按每周增加0.5h光照时间渐增,逐步增加到14h/d。进入产蛋高峰期后,保持16h/d光照时间,光照强度1W/m2~1.2 W/m2。
4.空气指标。建议栏舍内二氧化碳≤1500mg/m3;氨气≤10 mg/m3;硫化氢≤5 mg/m3;恶臭≤70稀释倍数;可吸入颗粒物(PM10)≤4 mg/m3;总悬浮颗粒物(TSP)≤8 mg/m3;空气中细菌总数≤25000个/m3。
三、监测仪器及位点
1.常用仪器有温湿度计、照度计、风速计、及舍内空气指标监测仪器等。
2.监测点位。栏舍内设置3个点位。具体为舍内通道两端和中间位置,两端监测点距入口或出口(排风口)的距离2 m左右。温湿度、风速、光照监测点设在笼具中层位置,并尽量靠近鸡只。空气质量监测点设在底层料槽附近。监测点距光源的水平距离不少于1 m,以两灯中间为宜,距热源不少于0.5 m。
3.运行与维护。所用仪器设备应经校准合格,且在有效期内,测量范围和精确度能满足舍内环境参数相关要求,所用仪器传感器应满足功耗低、反应灵敏、受环境影响小、可长时间工作无故障等要求。